六年之后“四萬億”這碗雞湯差不多消化完畢,但是喝了湯之后市場反而更加饑餓。這饑餓影響了各行各業的群體,當然最嚴重單當屬嵩陽煤機的“上帝”——礦用輸送機的消費者----煤炭行業。
11月24日,國家發改委發布2015年1-10月煤炭行業數據,整體下行。1~10月全國煤炭產量30.45億噸,同比下降3.6%。鐵路煤炭發運16.6億噸,同比下降13.2%。進口煤炭1.7億噸,下降29.9%;出口454萬噸,下降6.5%。
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煤炭電商平臺的崛起,在“互聯網+的”浪潮下,五花八門的煤炭交易平臺應運而生。
煤炭行業的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,傳統能源行業如何尋求轉型已經成為產業鏈上每一環的頭號議題。而煤炭行業轉型路徑之一是搭上時下最熱的“互聯網+”浪潮。
煤炭行業市場化程度偏低、相對扁平的銷售結構、產品非標準化和不易存儲等特點,使得煤炭B2B電商起步落后于鋼鐵和化工等其他大宗商品行業。但市場格局未定,發展空間廣闊。
近幾年來,煤炭電商開始不斷涌現,有大型煤炭企業自主開發的網上商城,如神華、中煤等企業借此拓寬銷煤渠道;有地方政府主導的區域性交易中心,上述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為代表之一;還有第三方煤炭在線交易平臺以及港口設立的電商平臺,如秦皇島等國有港口物流交易中心。
這些電商一方面與貿易商及次終端交易,收取中間交易費用;另一方面煤炭電商與銀行合作,為貿易商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,滿足貿易商融資需求,從中賺取利潤。然而在其營利模式背后,還存在著諸多灰色地帶,在多方力量進入角逐的同時,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形成逐漸透明和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,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碰撞和融合。
最后,我們嵩陽煤機本身也在“互聯網+”的浪潮里賣力的向著彼岸游去,觸網之后已經接到了上千萬的訂單,我們的刮板輸送機已通過網絡運往全國各地,幫助上百家煤礦為國家創造了幾十億的價值,除了感謝的之外,我們也祝愿我們的“上帝”們也能早日通過網絡完成產業結構調整,早日走上互聯網+之路。